欢迎来到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国青少年艺术人才网

  •    服务热线:400-8105-280

专注10

专注30+城市

服务100+团队

服务12000+人才
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 美育名师

向你推介一位教师中的艺术家——陈清龙

阅读量:    发布时间:2016-12-09 08:59:09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千经百炼遂成大就    绘成佳作面向世界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——记当代著名艺术家陈清龙

 

《向人民汇报》——教师中的艺术家陈清龙画展在孔子的故乡曲阜隆重举行

 

中国美育网秘书长张建梅作为嘉宾参加了剪彩仪式

陈清龙是浙江省温岭市温岭中学的美术教师,也是一个在教学中创作,在创作中教学的艰苦耕耘者。他的创作大多以大海和船只作为表现主体,在大海和船只上寄托他的梦想,践行他的职责。 

 

陈清龙在展厅里接受媒体的采访

 

年轻时候曾和父亲一起出海捕鱼,,如今弃船上岸转行做了一名独立的艺术家,至今已10载有余。成为一名艺术家,曾是陈先生儿时的梦想。海上捕鱼的艰辛与危险,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,浩瀚的大海是渔民赖以生存的空间,同样也给大海中走出来的陈清龙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机会与灵感,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充沛的营养。

那艘船就是我的,以前我和它在海上相依为命,现在它依旧是我心中最怀念的伙伴。”“船上有几根桅杆我都能够背出来,这就是捕过鱼当过船老大的好处,哪一样东西应该放在哪里都会画得很准。绘画者要有生活体验,我体验了20年捕鱼生活。” “艺术来源于生活,作者一定要有过劳动的实践,才能把生活完整地还原,把劳动人民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。

他的作品中透出朴实、诚挚、粗犷、奔放的风格,其间又不乏细腻,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。大洋网下网的时候,主船朝南,副船朝北,两船相错的时候,抛绳放网,弧形拉网,不然船容易被网具纠缠。” 有过海上劳动生活经验的人,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渔民画的生活还原程度。所以他的作品,爱好艺术的人喜欢收藏,连文化程度不高的渔民也喜欢鉴赏一番。而且在他的作品里,常常能读到思想的气息,这是有别于传统抽象的渔民画的。他的画始终给人一种文化的感觉,有一种流动的灵性,还有一种渔民特有的豪爽。

 陈清龙认为,渔民画的创作方向可以是多元化的,抽象、水墨、油画等各种风格都可以表现,但渔民画有他自己的特色,所以鉴赏群体离不开渔民,只有得到渔民的认可,渔民画才有生命力,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艺术的升华。春画大黄鱼,秋冬画带鱼,蒋德叶的创作内容无形之中与渔汛合拍。大海孕育了勤劳、朴实的渔家人,也孕育了渔家人特有的海洋艺术。

陈清龙在现场创作

 

对绘画技巧有着广泛深入的深入细致的研究,又潜移默化地溶入了某些外来的油画元素,所以他的油画富有深意,一点、一线、一块色调,每片油彩都是一种语言和艺术元素。画家借用自然中的船,来表现自然,以追求艺术内涵为目的,在惟妙惟肖地刻画船体静物的同时,使得作品情景交融,和谐统一。

陈清龙画的“船”系列画作,小到几尺,大到几丈,描写春天的渔船、夏天的渔船,秋天的渔船,冬天的渔船,他把四季里的渔船,放在风和日丽中画,放在暴风雨来临前画,放在雨后温柔阳光下画,放在晨曦中画,放在午后中画,放在暮色中画,那些老渔船,加上风干的海鱼、古老的鹅卵石,湿湿的粗细不同的缆绳,晾晒在渔船上的渔网,那扬起的船帆,收闭的船帆,破旧的船帆,强调了时间的概念。闲云,悠然随风若苍狗堆雪;行空,淡定浩气如经天长虹。看到他画的船,让人感触很深,似乎春天来了,原野绿了,燕子飞回来了,人们在享受艺术美感的同时,看到了一个梦幻般“船”的世界,一个销魂般“船”的意境和韵味。

他把画船当成了一种长长的旅行,在乎的不是目的地,而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愉悦心情,他在画船中,与大自然对话,与古人对话,与船帆对话,与自己对话,一望无际的大海,让他的心灵变得更加平和和达观。消失的雨天,陈清龙好想再淋一遍大雨,陶冶自己的情操;消失的木渔船,陈清龙好想再乘它去远航。为了画船,他历尽千辛万苦,他和渔民们同吃同住,在海天交接的地方,在脚下爬着小海蟹的平坦滩涂,头上漫天宁静的蓝天,北塘的旖旎的风光,苍茫博大芦荡、雄浑野逸碧波荡漾的大海,窸窸窣窣咸咸涩涩的海风,寂寞的芦苇丛,摇摇晃晃斜阳下的野鸭,沙滩上停着很多作息而归的渔船,在红彤彤的落日下,显得蔚为壮观。

佳作来自生活,真知来自实践。画家陈清龙终保持青春的秘诀,是他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。但他深知人世间一切的永恒与博大,懂得“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”的大道理,所以他努力,也很收敛,很含蓄,沉淀浮躁,过滤浅薄,以一种修养,一种彻悟,来调节自己旺盛的精神气和创作激情,用智力、毅力、努力、实力、活力来绘画,来创作,来攀登艺术的高峰,迎接自己的绘画的巅峰的到来。船象征着人生。